2018年10月全国自考儿童发展理论试卷
1.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外在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
A.假设
B.实验
C.分析
D.调查
3.儿童发展中,“进两步,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体现的发展原则是
A.个体成熟原则
B.发展方向的原则
C.自我调节原则
D.发展阶段的原则
4.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是
A.运算
B.自我中心
C.动作逻辑
D.对应逻辑
5.格赛尔成熟理论认为,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生物学结构
B.教育质量
C.家庭氛围
D.社会文化
6.华生认为,人格是由我们的系统构成的,这一系统是
A.环境系统
B.能力系统
C.知识系统
D.习惯系统
7.以下不属于班杜拉“攻击实验”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是
A.攻击-奖赏型
B.攻击-惩罚型
c.无结果型
D.无攻击-奖赏型
8.《梦的解析》的作者是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格赛尔
D.乔姆斯基
9.超我的来源是
A.快乐
B.良心
C.自恋
D.自居
10.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前生殖期包括口唇期和
A.潜伏期
B.青春期
c.肛门期
D.宣泄期
11.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
A.投射
B.精神分析暗示法
C.趋众作用
D.合理化作用
12.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重心是
A.社会过程
B.本能过程
C.生物过程
D.自我过程
1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所有生物体结构共有的机能是
A.适应
B.顺化
C.认知结构
D.智慧
14.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
A.自我中心
B.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15.维果茨基认为,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
A.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
B.人的生物成熟规律
C.学校教育发展规律
D.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16.3岁以前儿童的学习依据是
A.自己的大纲
B.学校的大纲
C.社会的大纲
D.母亲的大纲
17.视崖实验表明知觉活动具有
A.主动性
B.选择性
C.回避型
D.敏感性
18.对儿童发展影响最深远的环境是
A.自然环境
B.家庭环境
C.中间环境
D.文化环境
19.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中心要素是
A.母亲照看方式的接受性
B.教养行为的适应性
C.母亲照看方式的合作性
D.教养方式的敏感性
20. 根据爱因斯沃斯的研究,婴儿产生分离焦虑经历的第一 -个阶段是
A.失望
B.反抗
C.超脱
D.回避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发展的机械论
22.行为周期
23.敏感期
24.社会智力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
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5.格赛尔认为,年龄是儿童发展变化的原因。
26.自我是本我与外界接触的唯一心灵之路。
27.低级心理机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复杂的低级心理机能指形象记忆、情绪等。
28.根据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环境模型,最内层的微观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深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简述格赛尔关于儿童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成长类型。
30.简析焦虑的防御机制。
31.运用精神分析学说阐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32.简述维果茨基理论的贡献。
33.简述高质量托幼机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阐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因素。
35.联系教育实际,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并提出教育建议。
大.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张老师新接手的大班上有些孩子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他们常常表现出双臂夹紧、身体僵硬、揪自己的衣角等行为与神态。张老师了解到是因为以前幼儿的表现和展示机会较少,许多幼儿羞于当众表达。因此,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前期的故事会、才艺表演等形式的锻炼,孩子们已经摆脱了羞涩和胆怯,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讲述,更不满足于只在班级小圈子里的表现,他们希望能表演故事,并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帮助。于是,一个新的创意“家园联谊故事表演会”诞生了。
有了创意后,张老师便和孩子们一起来做策划和准备工作:准备新故事、制作宣传海报、设计邀请函、征集家长意见、商讨会场布置、确定人员分工,在大家精心策划下,故事表演会如期举行。整个活动过程中到处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接待的、摄影摄像的、计分的、主持的,所有任务都由孩子和家长承担,他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演员”更是不负众望,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的表现得到了大家充分肯定。
故事表演会结束后,园长给孩子们颁发了奖状,有最佳表演奖、最佳选题奖、最佳设计奖,还有最佳制作奖、最佳进步奖等。孩子们激动万分,而园长发表的活动感言和“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真心祝愿,更使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
在故事表演会上,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主动、自然、自信,学会了共同协商、探索,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故事表演会使孩子们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自信。
结合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创设丰富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中班美术活动结束时,当我在许多“乱七八糟”的作品中再次看到娟娟工整规范的画时,我为她流畅的笔触而感动,她画的每一幅画都是那么认真。 但与此同时,我也为娟娟十分规范的构图而担心,她的作业中透露着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该有的“严谨”。
同时,我还发现娟娟每次在画新的作品时,都会对我说:“老师, 我不会画,你教教我吧!”这是为什么?我和娟娟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娟娟在三岁左右,妈妈就开始教她画动物、人物等,在画画前妈妈总会对她说:“看妈妈怎么画的,先画一个圆,旁边再画短线条...”“.娟娟,你怎么将苹果涂成蓝色了,苹果应该是红色或绿色的。来,妈妈教你涂。”娟娟在妈妈的指导下果然越画越像,已经习惯于成人教她怎么画,她就怎么画,一旦让她画以前没有画过的东西,她就不知道如何画。
请运用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原理分析以上案例。
一、单項选择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B
2. A
3. C
4. C
5. A
6. D
7.D
8. A
9. B
10. C
11. B.
12. D
13. B
14: A
15. A
16.A
17. A
18D
19. B
20. B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心理的发展只是对刺激做出反应量的多少,而无法涉及质的变化。(3分)
22.儿童发展中的进退策略,形成了一个有些年头发展得好,有些年头发展差些的波动现象,这就是行为周期。(3分)
23.敏感期指个体在发育的某个时期。对某种类型的环境特别敏感,(2分)在这一时期结束或尚未到来之时,这种影响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作用。(I 分)
2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1分)解决这些人际问题的能力称为社会智力。(2 分)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评分参考]
25.错误(1分)年龄本身不是发展变化的原因,但它是一个便于观察和把握的人为的、形式的指标。(2分)
26.正确(1分)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方面产生于本我,一方面连接现实。(2分)
27,错误 (1分)复杂的低级心理机能指动作思维。(2 分)
28.错误(1分)最外层的文化环境属宏观系统,虽然离儿童的直接经验最远,但对儿童的发展
影响却是最深远。(2分)
简答题(本大题共S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格赛尔在研究行为模式中的个别差异时,认为儿童在发展质量高或低的阶段交替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成长类型。每个儿童总是归属于其中一个类型。(1分)
他们假没有三种:
(1)成长慢:(1分)
(2)成长快: (1分)
(3)成长不规则。(1分),
30. (1)防御机制是指人在潜意识中自动克服焦忠,以保护自我的方法。(1分)
(2)防御机制主要有:压抑与反向作用(1分)、投射(分)、退化与停滞(1分)。
31. (1)精神分析学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童年经验对个体人格发展和情绪健康的重要性。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儿童自我的重要机能,具有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幼儿园教学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遵循快乐原则,自由选择、自愿参与,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儿童在游戏中能感受不同内容、规则。体验游戏的自然结果。从而帮助儿童控制情绪、疏导压力,积累互动经验,不断平衡内心欲望和外都规则(2分)
(2)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不能忽视儿童的生理需要,并强调在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1分)
(3)精神分析重视经验和体验,快乐充实而有安全感的童年对人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1分)
32. (1)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分)
(2)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主要结论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而",教学成了儿童发展的源泉,体现其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观。(2分)
(3)开创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1分)
33. (1)高质量的托幼机构强调照顾者的稳定性和胶感性,强调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2分)
(2)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理解儿童,分析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提供合适的策略。 为儿童营建温馨,益智的氛围。(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 (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理论对攻击性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解释性。(2分)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反应。如果攻击性是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球,射击等就会得到成年人的奖励:如果是社会不允许的方式,如打人、破坏等,就会受到批评、惩罚等。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会注意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便会增强模伤。(2分)
(2)班杜拉认为,影响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受家庭,社区文化及信息传播工具的影响。(1分)第一。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不良的家庭关系氛围和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为儿童提供了足够的攻击性行为的榜样:第二。社区文化氛围也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来源。在一个把攻击性行为视为保护个人利益有效手段的区域内,攻击性行为比例会升高:第三,大众传媒的榜样作用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电视、网络、电脑等新旧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了儿童的攻击行为。(3分)
35. (1)认知发展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2分)
(2)认知发展阶段具有整合性。(2分)
(3)认知发展阶段具有双重性。(2分)
(4)教育建议。(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2 分)基于该理论。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某种行为产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能够发现相关的环境因素: 同时创造适宜环境,提供恰当刺激。可以塑造和修正行为.(2 分)
(2)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适宜的环境,对儿童知识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品格的养成。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3分)
(3)上述案例中,带班老师接手新班时发现孩子胆小紧张,经过了解和分析.发现是之前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表达和表现的机公,环境中缺少适宜的刺激引发孩子相应的行为。于是老师计划通过讲故事入手,给孩子提供表现机会。但由于这活动并不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最后调整为才艺表演的形式,让儿童在当众表演中,逐步激发并提高了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也促进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3分)
37.(1)皮亚杰认为语言与思维是异源的。思维源于动作,语言产生于经验,个体的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2分)
(2)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视觉符号表达内心所想、所感。反映幼儿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过程,是儿童的种自然发现。该案例中的妈妈对娟娟绘画过程进行的语言指导不当,限制了好娟娟的思维,扼杀了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导致儿童不会诚,暴露了成人对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等关系的错误认识。(2分)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为思维服务的。个体的思维水平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该案例中的妈妈过分重视语言的作用,而忽视了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妈妈的绘画过程变成了执行妈妈语言指令的过程,约束了儿童对美的感受以及表现美的意识与能力。(2分)
(4)幼儿的思维是在各种探索行为中得到发展。成人过度地用语言去引导孩子的表达方式,以致儿童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儿童的内部智慧发展,(2分)
(5)成人应更多地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寻求答案,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和眼中的客观世界,才能使儿童思维得到良好发展。(2分)
自考预报名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免费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