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能够发生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产业资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G—W—A Pm…P…W‘—G’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两个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3.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①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②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③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因而产业资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Ⅰ(v+m)=Ⅱc 由此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Ⅰ(c+△v+m/χ)=Ⅱ(c+△c) 由此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 +△c)+Ⅱ(c+△c) Ⅱ(c +v+m)=Ⅰ(v+△v+m/χ)+Ⅱ(v+△v+m/χ)
△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m/χ表示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本部类内容交换就可实现的是Ⅱ△v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占有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